乳膠是一種即年輕又古老的生態原料。在近代出土的秦朝兵馬俑中,發現大型彩繪銅車馬中部分銀件的連接處有白色塊狀物,而它的成份被證實與現代的乳膠基本相同。由此可見,在數千年前的中國,就已經有對乳的認識和使用了。
南北朝時期的第一個王朝——北魏,就記載了對乳膠的使用。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《齊民要術》中第九十一章介紹了制墨工藝中也用到了乳膠。在新中國成立前和成立前期,中國對橡膠樹的種植和使用曾經歷了一段艱難的過程,中國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土司刀印生由日本返國,途經新加坡馬來西亞的一個州購買膠苗8000多株,帶回中國種植于海拔960米的云南省盈江縣新城鳳凰山東南坡雖然至今僅存活1株,但從此便打開了中國種植橡膠樹的歷史。
在1954年,古藤伯格大學衛生學院的西奧?萊美斯博士(DrTheoLammers)證實:乳膠具有極強的抗菌性能,從衛生學角度出發,乳膠是最理想的寢具填充料,優于現行所有的材料。由于這個發現,乳膠寢具第一次進入了社會上層人士的視線中。安全、衛生、殺菌、防塵螨、防病毒、自然通風透氣、柔軟而具有高彈性、符合人體工學、靜音能力強、支撐性強、排水性強、綠色環保、經久耐用、原料珍稀、制作工藝繁復、極高的品質以及高昂的價格,這種特性,無不意味著乳膠寢具的奢華,自此乳膠寢具逐步走上了世界寢具之王的寶座,引領世界寢具潮流六十多年而長盛不衰。
如今,乳膠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。比如說乳膠橡膠手套,它是用橡膠薄片或薄膜制成的一類手套,實用性很強,現在在家家戶戶的廚房中都能見到。再例如乳膠枕頭,它是由乳膠制造而成的枕頭,具有透氣性和吸濕性,回彈力高。
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使用的雨鞋、暖水袋、松緊帶;小孩子的乳膠玩具,乳膠跳跳馬等;
醫療衛生行業所用的外科醫生手套、輸血管;交通運輸上使用的各種輪胎;工業上使用的傳送帶、運輸帶、耐酸和耐堿手套;農業上使用的排灌膠管、氨水袋;氣象測量用的探空氣球;科學試驗用的密封、防震設備;國防上使用的飛機、坦克、大炮、防毒面具;火箭、人造地球衛星和宇宙飛船等高精尖科學技術產品都離不開橡膠。
從古至今,從日常生活用品到尖端科技,乳膠文化一直在文化的長河里、在文明的征程中,不曾消失。而娜帕蒂卡一系列的乳膠產品更是應運而生,引領乳膠文化前進的方向。